與“超級細菌”之間的戰斗,我們能贏嗎?
2022-07-28
前不久,一篇名為“流感下的北京中年”的文章在網絡上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作者的家庭遭遇令人同情,也引人深思。該文除了折射出當代醫療制度中的種種問題,也反映了生物醫學層面上的一個嚴峻挑戰:患者感冒后感染了未知病毒與耐藥超級細菌,在1個月內病情惡化去逝,而現代醫學卻對此束手無策。實際上,近年來時有超級細菌感染的病例出現,且頻率呈現上升趨勢,幾十年來抗生素濫用造成的惡果已開始對公共衛生安全造成巨大威脅。而自醫學的概念誕生以來,人類與細菌的角力已達千年之久,弗萊明于1928年發現了青霉素,這些產自放線菌、真菌的生物武器,一度使人類在這場鏖戰中占據上風,但隨著抗藥性的產生與變異菌群的蔓延,人類的優勢正在逐漸喪失,有報告指出,如果放任其發展,估計至2050年耐藥菌會使3000萬人喪生【1】。顯然,人類仍需向這個硝煙漸濃的戰場投入更多的力量。近期,Cell、Nature Communication上多篇文獻的發表,從新型抗菌藥的開發、藥物篩選平臺建立、細菌相關環境研究與分子機理探索等方面,揭示了科學家們在這場戰爭中作出的不懈努力。